最近遇到的一些人,让人觉得既好气又好笑。
他们主动来寻找帮助,希望我能帮他们度过迷茫期,找到奋斗的方向。但无论我怎么给提建议,比如时间规划、目标寻找,他们当时听了信誓旦旦保证,但做的时候,依然是该打游戏打游戏,该睡觉睡觉,遇事还是选择临阵退缩,并且自我感觉良好,好像听了我的话就真的做到了。
间歇性踌躇满志,持续性混吃等死,已经在你的身边蔓延开来,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,很容易被同化,从而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。
最怕的就是你明明碌碌无为,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。
心穷,是情感上的极度匮乏,是一场波涛汹涌的心理饥荒。
人穷穷一时,心穷穷一世。一个人的心一旦穷了,这一生都会是将就了。
心穷之人,哪怕坐拥金山银山,依旧一贫如洗。
我有一个朋友,他是农村出身,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,在大城市找了份不错的工作,每月收入均在2w以上,但生活方面却十分节俭。
他为了租一个便宜的房子,跑到了五环以外,平时上班路上花费至少2个小时,每周末都去很远的菜市场买菜,买够一周的菜放在冰箱,仅仅为了省五毛一块。
原本这也无可厚非,这说明是一个懂生活的,会持家。
那天我们一起出去爬山,其他小伙伴都带了干粮零食在路上吃,他什么都没带,在山下的景区服务中心有便利店,他连一瓶水也没舍得买,说是景区的东西贵。结果大家看他两手空空就各自分了一些给他,他也挺不好意思地接了过去。
我说,你收入也不低不至于这点钱都不舍得花吧,出来玩图的不就是个开心嘛,有时候不用那么计较,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还是可以对自己好一点的。
他笑了一下不说话了。从此再也没有跟我们一起出来过。
我以为只是价值观不同,他对金钱有需求,想省点钱买房子什么的吧,直到听说他妈妈生病住院的事。
原来是剩下的菜饭老太太舍不得扔,就算有点变味,也热热继续吃,最后把肠胃吃坏了,被邻居紧急送往医院。他也因此赶忙请假买票回家,来回折腾一个星期才回来。
我这时候才明白过来,有些人的“心穷”,完全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。
从小在各种都要节俭的教育下成长,即便之后富裕起来,也不敢花钱,因为“穷怕了”。更别说生活品质了,一切实用便宜至上,生活的幸福感是没得比的。
就像《人民的名义》里面的那个赵德汉。虽然他已经当了处长,封官加爵,还贪污了那么多钱,买了豪华别墅,但他一分都不敢动,更不敢享受生活。